English
首页 研究成果 全部 正文

鞠建东:须为国产芯片迭代创造市场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 主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主任鞠建东在接受媒体节目采访中表示,全球技术市场充满“血雨腥风”的竞争和封锁,为应对美国出台芯片法案等规锁中国技术进步的极端作法,中国可以要求国际企业保证其中国市场份额中30%使用中国技术,以“反国际技术遏制政策”促进中国技术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确保技术迭代。

鞠建东表示,技术创新分为突变性技术创新和渐变性技术创新,对于突变性技术创新,即“换赛道”的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全球经济体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具有发展优势;而渐变性技术创新需要在市场运用中促进技术迭代。芯片行业为渐变性技术创新,推动其迭代必须为其创造市场。

“渐变性技术有自我增强的循环机制,美国企图确保在芯片领域领先中国一代至二代,保持‘安全距离’,便从循环机制关键环节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中国技术进步。一方面打先进企业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打其市场份额,使中国循环变差,美国循环变强,进而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市场均衡。”鞠建东说,因此我们要警惕美国通过打压中国先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而“锁死”中国芯片技术进步。

“最典型的历史案例是20世纪80至90年代被‘打’的东芝,现在面临破产。而从历史来看,美国打谁谁都破产。”鞠建东说,中国弱若要打破历史惯例,突围美国封锁和断链脱钩,就必须努力增强自身技术创新循环体系,尤其是在市场份额方面为国产芯片创造空间,形成促进技术迭代的良性生态。

他表示,芯片产业链条较长,因此其竞争体现为产业的竞争,是一种体系竞争。面对美国成体系地打压中国芯片行业发展,中国需要考虑自身体系如何设计。“无论华为多勇敢、多英雄,光靠华为没有办法和美国进行抗衡。”鞠建东说,中国需要设计出“正反馈体系”,即以技术投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占据市场份额,实现更多利润,进而有更多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体系,这是中国应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关键。

全球技术竞争或将出现三足鼎立格局
虽然美国主导贸易摩擦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日益严重,但技术领域尤其是数字领域全球化趋势亦有所进展。鞠建东表示,理想状况下,中长期来看,全球技术竞争将出现美国、欧洲、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三足鼎立格局,相互竞争合作,推动全球技术发展。
“如果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顺利的话,我们应该比较快地,比如20年~30年形成一个全新的生产体系。”鞠建东说,技术效率提高的同时,需要注意其伴随集中性提升的问题。
“如果按照美国现在这种试图把技术都垄断到自己手里的做法,未来世界的技术发展非常危险,美国应认识到这一点。”鞠建东说,如果高端技术都集中到一小群人里面,那对于世界而言将是一个灾难,因此在推动全球技术发展过程中,美国、欧洲、中国应相互竞争合作。
“未来技术体系怎么样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健康体系,是摆在中国、美国、欧洲乃至全人类面前一个非常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