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研究成果 论文及著作 正文

鞠建东等:高科技与传统制造业的第二次大分流正在发生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余心玎,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助理教授卢冰合作的论文《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国家集中:第二次大分流?》(National Concentration of High-Tech Products: The‘Second Great Divergence’?)发表于《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2023年第1期。

摘要

本研究发现,当前全球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呈现出愈发明显的“国家集中”现象,这可能预示着全球经济“第二次大分流”的到来。有别于工业革命推动下形成的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第一次大分流”,当下“第二次大分流”的源动力将来自科技创新活动。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2004-2017年国家-产品层面贸易数据,以及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高科技产品目录,实证检验了当前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存在的“国家集中”现象。结果表明,“国家集中”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有自我强化的趋势。首先,与其他产品相比,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往往集中在某些国家。其次,上述集中趋势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得到进一步加强。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活动的国家集中可能是高科技产品国家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支持,保持高科技竞争优势,是当前全球经济演变格局下国家竞争的关键战略抓手。

内容梗概

创新和技术是当前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国家间的竞争也更加集中于高科技领域,这可能意味着全球经济的“第二次大分流”正在发生。

所谓“分流”,即国家间经济实力在竞争中的急剧拉开。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流”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等),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而如今,高技术发展正带来新的全球产业革命。在高技术领域占据优势的国家,其全球市场份额稳固、且持续扩张,这可能意味着先进技术国家和传统制造业国家间的“第二大分流”正在到来。

全球高科技产品的国家集中是“第二大分流”的典型特征。本文基于2004-2017年产品-国家层面的贸易数据以及美国人口普查局的高科技产品目录的分析表明:高科技产业的确具有明显的“国家集中”的特征,具体而言,与其他产品相比,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往往更加集中在某些国家,且这一趋势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明显。

之后,本文进一步进行了机制检验。研发支出是创新重要的投入要素,也是高科技产品重要的“基础设施”。一国的研发投入增加是促进本国高科技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指出,近些年来研发支出的国家集中可能是高科技产品国家集中的重要原因。首先,在近些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研发支出更加集中于某些特定的国家,比如中国和美国。其次,本文发现,在研发支出比较集中的年份,高科技产品的国家集中现象亦更加明显。

最后,本文还采用了增加值贸易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基准回归中,我们根据出口额来计算每种产品的集中度指标。但是由于一国的出口可能包含其他国家的增加值,进而可能会高估该国的产出。为了缓解这一偏误,我们进一步使用增加值出口数据来分析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国家集中现象。本文应用Wang et al. (2022)提出的方法,采用亚洲开发银行63个经济体和35个行业的跨境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国家-行业层面的增加值出口数据。基于该数据,从增加值出口角度的分析同样发现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集中度显著更高。

在以上实证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第二次大分流”的可能驱动机制。随着全球化步入“创新时代”的背景下,靠“想法”而非“物质”驱动的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决定因素。这类技术创新往往固定成本较高、而后续边际成本极低,进而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质。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资源越集中,“想法”和伴随的创新就越多,这进一步促进了高科技生产的扩张,并形成了一道强大的技术壁垒,阻止后来者进入该领域。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其一,补充了现有文献中关于“大分流”的相关讨论。与以往文献主要讨论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流”不同,本文提供了高科技竞争时代可能出现“第二次大分流”的特征论据。其二,对文献中关于市场集中度上升的发现进行了补充。例如,有文献指出:近年来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市场集中度呈上升态势,且劳动力份额持续下降,而本文所揭示的高科技产业出口的国家集中现象,与以上发现之间形成呼应。

在当前全球经济的大变局形势下,本文的研究充分显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意义所在,面对正在到来的“第二次大分流”这一大国竞争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和创新的支持,进而在高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作者简介

13D05

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研究领域集中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产业组织,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等国际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2016年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经济学类一等奖。

B074

余心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全球价值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研究工作发表在《经济研究》、《世界济与政治》、《国际经济评论》、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China & World Economy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10余项省部级或国际组织咨询项目等。

2321E

卢冰,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助理教授。2021年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国经济等。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核心期刊以及Accounting & Finance, China & World Economy等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曾获得清华大学蒋南翔奖学金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