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新闻 正文

区块链研究中心第七期学术讲座“数字代币与平台开发”成功举办


12月24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学术讲座第七期“数字代币与平台开发(Digital Tokens and Platform Building)”开讲。乔治梅森大学助理教授Jiasun Li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为院系师生和有兴趣的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研讨会。讲座的主持人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展老师。

探索数字代币监管的意义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数字代币在创业中得到普及。2017年和2018年,多个创业项目以ICO方式融资,其金额远远超过了同一时期对区块链初创公司的股权投资。然而,代币融资的兴起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代币融资创建了新的融资手段,反对者则认为,代币融资是证券融资的一种方式,由于缺乏监管,导致大量欺诈事件频发。

随着ICO狂热热度的逐渐减弱,许多司法管辖区仍在探索代币的有效监管方式,希望为代币销售引入监管安全港,而从业者继续对ICO结构进行修改,以期更好地遵守现有法规。目前,部分国家尝试对数字代币进行分类,例如新加坡和瑞士试图以效用代币、支付代币和证券代币来划分代币的种类,不同的代币采用不同的法律进行监管。也有部分国家试图基于现有法律来统一监管代币,其中,美国证监会(SEC)就以Howey Test的方式来判断代币是否属于证券并以《证券法》进行监管。但是,数字代币的分类是否有意义?现有的证券法是否适合监管数字代币?Jiasun老师的论文希望探索以上问题。

效用代币和证券代币是否在经济效用上有区别

Jiasun老师以期在效用代币的概念框架下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回答:效用代币是否和证券代币、通用货币有经济功能上的区分意义?和证券代币不同,效用代币主要在平台内产生直接的效用或者功能,用于购买某些服务。

Jiasun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平台代币的博弈论模型,并用前向归纳法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平台代币在ICO火爆之后大量发行,它们在区块链上预售,并且在之后成为点对点交易平台的交易媒介。前向归纳法即Forward induction,限制了玩家对策略的看法,是因为正如后向归纳法假定将来的博弈是理性的一样,前向归纳法假设过去的博弈是理性的。如果一个参与者不知道另一个参与者是什么类型的(例如,存在不完美和不对称的信息),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者过去的行为来形成对该参与者类型的信念。因此,该参与者认为对手是某种类型的概率是基于对手过去的策略是理性的假设。

在Jiasun老师的模型中,ICO发行被简化为创业者启动了一个对等平台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用户A和用户B可以重复地为彼此提供服务。每一次购买或出售服务的行为都会对双方产生效用或成本。在平台上,试图在任何时间段内购买或提供服务,将产生大于零的效用成本。在任何时间段,用户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并获得零回报。只有当A和B同时参与时,交易才会发生,在此期间,服务购买者实现剩余,而服务提供方承担成本。这类效用代币运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共享储存空间的Filecoin、社交网络Telegram、以及Facebook希望推出的全球支付系统Libra等。

Jiasun老师假设平台具有价值,即在平台上提供服务并随后接收服务的效用优于自给自足,由于用户A和B之间的需求问题重合,因此交易需要一种交换媒介。Jiasun老师分别对以通用货币(美元等法定货币或比特币等通用加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平台启动前发行的平台专用代币(在平台外不使用)作为交换媒介进行研究。

  • 专用代币优于通用货币

对于通用货币,Jiasun老师通过基于前向归纳的支付矩阵进行分析,认为平台模型中存在潜在的协调失败可能性: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将在给定状态下选择不提供或不购买服务,那么唯一合理的反应也是在该状态下选择不提供或不购买服务。这是因为,模型会存在一个低效的均衡。在该均衡中,存在一定时期内无服务产生的情况,例如,两个用户永远不会参与到平台上的服务。

对于专用代币,Jiasun老师又为专用代币设置了两个定义。

这些专用代币满足:

定义1:这些专用代币隶属于代币(Token),而代币的主要特征为(1)无内在价值和(2)交易透明。无内在价值是指当平台指定代币作为交换媒介,仅能在平台内部使用,在平台外没有用处。交易透明是指平台内的代币转移会记录在区块链上,用户可以观察到。

定义2:这些专用代币以ICO形式发行。ICO是平台开始运行之前的代币分发事件,用户A决定是否以一定的价格从创业者处购买代币。

Jiasun老师对于专用代币同样使用基于前向归纳的支付矩阵得出结论,使用专用代币作为交换媒介解决了使用通用货币时出现的协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均衡结果,即用户A在ICO中购买代币,并在平台运行的每个阶段都会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由于用户A在平台启动前购买了可观察到且成本高昂的代币,前向归纳选择了博弈的有效结果,而不是低效的结果。因此,Jiasun老师的模型合理解释了在基于平台的初创企业中使用特定于平台的代币。

  • 代币交易的透明性和平台外无用性是核心

Jiasun老师指出,在这个背景下,代币交易的透明度和代币在平台外的无用性是很重要的。如果代币获取不透明,用户就不能用它来确定未来的计划。如果代币的价值超出了其在平台上的使用范围,则此交易目的可能不可信。因此,代币对平台是有用的,正是因为它们在平台之外是无用的。这就回答了一个经常让ICO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的问题,即当数字代币不能在特定平台之外广泛使用时,它为什么具有价值。事实上,代币在特定平台内非常具有价值,因为它没有外部用途,这有助于将用户的购买决策和意图可信地传达到平台。

对于代币的投机用途,Jiasun老师表示,如果投机收益足够小,代币产生的协调能力也很强。然而,当投机性收益较大时,即使代币销售仍然成功,投机性目的也可能排挤平台运作中的有效协调。

结论对于监管的意义

在通过模型验证了“效用代币”的概念之后,Jiasun老师认为,论文结论可以阐明一个复杂的问题,即效用代币是否应该由现有的证券法监管,这对现有的监管机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Jiasun老师总结,首先,直接将证券监管应用于效用代币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模型的结论证实了信息披露透明的重要性,这与SEC最近对名人背书的ICO发行发出的警告一致,这些交易没有完全披露这些名人获得的薪酬或其他区块链外的活动。再者,论文也指明了谁有资格参与代币销售的问题,由于现有的证券法和JOBs法案(众筹法案)的要求,ICO投资人必须限制在“合格投资者”上。最后,模型发现了平台成功与投机之间的反向关系,这显著表明,遏制投机的行为不仅有助于避开法律陷阱,而且有利于平台的长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