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合作论文被《金融经济学期刊》接收】
近日,学院讲席教授张晓燕及其合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Charles M. Jones、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丹琪、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张欣然撰写的论文《做空投资者在什么时候交易?来自日内数据的证据和对知情交易模型的启示》(When Do Short Sellers Trade? Evidence from Intraday Data and Implications for Informed Trading Models),已被国际金融学顶级期刊《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接收待刊。
【海淀区“薪火共燃”计划第六期开班】
4月18日,由学院与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联合打造的面向海淀区优秀科技企业创始人的培训项目——全球创业者项目特别计划暨海淀区“薪火共燃”计划第六期开班仪式在学院举行。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以及学院党委书记顾良飞,院长助理刘碧波出席。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小银行数据治理与应用”闭门研讨会举办】
4月12日,“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小银行数据治理与应用”闭门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由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主办,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中心主任张健华主持。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银行机构数据治理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分享不同规模银行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思路与实践案例,全面分析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数据治理面临的痛点、难点,并就如何推动中小银行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底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张健华参加清华计算机系研讨会】
4月16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功举办数字货币话题研讨会,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受邀参加,并围绕数字货币在产业端的应用等分享真知灼见。
【张健华受邀为证监会科技司进行主题讲课】
4月21日,证监会科技司成功主办全系统科技人才培训,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受邀进行主题讲课,讲课受众包括现场参会人员、以及各地和直属单位的线上参会人员。张健华以“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与基础设施建设”为题,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核心组成部分。并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围绕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问题阐述了研究和思考结论。
【“蚂蚁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技术发展历程”讲座举办】
4月24日,“蚂蚁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技术发展历程”讲座顺利举行,讲座由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办,中心主任张健华主持。主讲人为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林嘉南,他以“蚂蚁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技术发展历程”为主题,系统介绍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享对消费信贷业务模式及客户画像,大数据风控体系和技术架构,揭秘消费和小微企业信贷背后的智能风险管理故事。
【张健华参加第六届清华五道口校友发展论坛】
4月25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清华五道口校友发展论坛,会议由清华校友总会五道口金融学院分会主办,会议主题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步伐,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会议的主题论坛环节,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等话题进行深度研讨。
【“2025年一季度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闭门研讨会举办】
4月26日,“2025年一季度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闭门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由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主办,由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由中心主任张健华主持。
【张晓燕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近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创企领袖及头部投资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及全球资本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在核心论坛——“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上发表题为“大语言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张健华主持产业数字金融课题中期评审会】
近日,“产业数字金融课题中期评审会”在京成功举办,会议由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主办,由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主持。与会专家围绕课题报告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深入研讨和评审,针对产业数字金融发展面临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足、数据流通不畅、金融服务能力待提升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就课题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和推动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课题研讨会举办】
近日,由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发起的《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课题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翟波等领导作主题发言,来自行业头部企业与专业机构的2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会研讨。会议认为,房地产新旧发展模式转换阶段,城中村改造面临政策和市场等层面的挑战。金融创新对项目的资金平衡、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创新金融模式与工具、优化配套政策是构建系统性良好生态的关键。
【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团队赴深圳调研】
近日,为深入了解城中村改造在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与实施情况,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团队前往深圳开展专题调研,通过项目走访和座谈交流,系统梳理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各市场主体的实践经验与关键问题,为完善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创新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金融科技实验室发布《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4年度)》】
近日,金融科技实验室发布《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4年度)》。2024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事件总次数为889次,总金额为782亿美元。其中,一季度投融资金额为175亿美元,随后二、三季度,投融资金额及次数呈下降趋势;第四季度投融资金额有所上升为278亿美元,为四个季度中投融资金额最高;一季度的投融资次数为249次,为四个季度中投融资次数最高;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早期创业仍然活跃。从投融资次数来看,2024年各地区投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种子轮、A轮和B轮,美洲地区的种子轮、A轮投融资事件远超其他地区,分别为55次和41次,分别占到对应轮次的61.1%和42.7%。亚太地区各轮次的投融资事件次数分布相对均匀,C轮之前的投融资事件略多于C轮之后;从地区来看,美洲地区仍是金融科技投融资的热门地区,该地区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可能更成熟,该区域的投融资金额占比和次数占比分别为56%和47%;银行与借贷、数据与信息服务和支付是2024年投融资较火热的领域,占到全行业投融资总额的62%;证券与资管、银行与借贷和保险与保险科技领域是2024年金融科技发生超大投融资事件最为集中的细分领域,过亿投融资事件金额占比不相上下,分别高达89.98%、88.93%和88.93% ,次数占比分别23.75%、29.84%和18.84%。英国金融科技创企Abound以8亿英镑(折合约1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贡献了2024年金融科技行业最大投融资事件。此外,数据与信息服务和支付领域的过亿投融资事件金额占比均超75%;美国在金融科技行业的投融资更活跃。中国在数据与信息服务领域获融资最多,美国则是银行与借贷领域。
【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发布《“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近日,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发布《“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全面探讨了中国金融体系在五年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实践经验与编制方法,旨在为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参考。白皮书从五年金融规划的功能作用出发,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深刻阐释了五年金融规划在夯实金融基石中的战略价值。我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规划的经验与启示,总结了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历史足迹,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规划体系的层次与协同机制,强调构建多层次金融规划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支撑。本白皮书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重要目标,并以此为导向,针对如何科学编制五年金融规划,以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详细阐述了编制方法、技术要点及适应形势的规划策略。白皮书特别关注金融机构五年规划编制的实战参考,力求助力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不仅是理论研究的总结,更是实践操作的指南,为政府、行业机构及地方金融规划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参考框架。
【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发表文章《NuFund:基金化运营模式能否更快捕获独角兽》】
近日,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发表文章《NuFund:基金化运营模式能否更快捕获独角兽》。当传统天使俱乐部面临效率低下、投资门槛高及投资风险大的困境时,NuFund正以基金化运作模式重构游戏规则。NuFund通过设立专业团队及标准化流程,提升天使投资效率,高效筛选高潜力项目,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其强化会员参与度,打造了强大的投资者网络,确保了投资者的积极参与。通过基金模式实现小额投资多元化,使更多投资者能够分散风险,提升回报潜力。同时具备了大额投资能力,快速满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相较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俱乐部证明了专业机构化运作与社群智慧融合的可能,为早期投资市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房地产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举行4场宏观金融与资产定价学术讨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