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收官之年,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实现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我国金融业体系化数字能力建设日渐成熟,金融机构坚守金融服务本源,金融科技公司回归科技服务本源。
面向未来,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发布,我国将全面开启金融科技新时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速度将加快,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将持续拓展金融服务边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收官之年:金融与科技融合加深
2021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业正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一方面,金融机构坚守金融服务定位,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借助科技手段重塑了传统金融业务中的记账、获客、风控等关键环节,持续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审慎监管环境下,注重发挥科技属性,强化科技服务优势,回归科技服务本源。
作为数字技术实践先行者,我国银行业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市场主要参与方。
从应用场景来看,除将科技手段运用在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等传统实用型场景外,银行业对科技运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数字人民币成为2021年银行业数字化创新的热点。2021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遍地开花”,银行业借此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个人钱包、对公钱包、软钱包、硬钱包、母钱包、子钱包等科技创新产品的出现支持了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流通和兑换服务,完善了我国支付体系。
从投入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早在2020年,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总投入就超过2000亿元,2021年各家银行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线上业务占比都保持增长。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2021年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创新实验室以及金融科技研究室等多种方式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
从技术应用来看,2021年银行业关键技术与热点应用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生物识别等被广泛应用在银行业的各个场景中。作为金融科技应用先行者,预计银行业未来科技应用场景将不断提升。
科技在保险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保险业越来越注重运用数字场景推动数字化转型。
从应用场景来看,我国保险业在监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在借助科技手段开发应用自主巨灾科技、推动医疗、医药和保险融合发展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从科研投入来看,保险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组织变革步伐。2020年保险业科技投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7%。此外,大型险企、中小险企等都通过整合原有信息技术部门、建设金融科技事业群以及融入互联网平台等措施进行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
从技术应用来看,保险业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卫星、掌上终端及其他科技工具,提升保险机构科技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改善保障能力。同时,保险业将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嵌入交易及风控环节,加强交易真实性和合理性审查。
相比银行与保险机构,证券行业整体科技创新平稳发展,在财富管理领域科技效能优势明显。
从应用场景来看,作为金融科技的热点应用领域,证券业在推动财富管理市场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证券业围绕我国新阶段财富管理市场需求,建立在存量客户投顾忠诚度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了解客户行为偏好,实现精准客户画像,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用户需求分析能力。同时,从供给端发力,跟踪市场行情,打造投资理财产品集市,为客户提供智能客服、个性化资讯、智能投顾、智能交易等服务。
从技术层面来看,证券公司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较为普遍,技术在证券公司的营运决策、合规等领域应用范围加大。证券公司通过科技手段整合优化流程,在流程自动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电子化自动撮合交易、实时数据远程传输、无纸化中央登记结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金融科技企业利用先天科技优势,回归科技服务本源。
2021年我国金融创新逐渐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推进,金融科技企业逐渐借助巨大的用户优势与先天的技术条件基础,在构建低门槛、便利实用的金融服务系统方面持续发力,回归科技服务本源。
从服务领域来看,2021年金融科技企业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均有创新。科技企业促使金融服务向更广泛的市场群体、更下沉的市场区域渗透,解决了以往金融业客户覆盖面小、网点布局分散、距离远等短板,让金融服务的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
从投融资市场数据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数字化业务,激活了科技公司新业态,投融资机构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关注度日趋增加。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据CB Insights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科技融资额度为536亿美元,增长154%。
综上,自《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发布三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也为未来几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八大任务,金融机构将开启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新阶段,不仅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会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量子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元宇宙、物联网等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技术想象空间,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应用,赋能金融服务与创新提供了可能。
面向未来:在规范中创新发展
金融科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的“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前提下,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让其在规范中创新发展。
一是平衡好包容性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已日趋成熟,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能力已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与此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监管带来多重挑战,要平衡好包容性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首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眼全球,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呈不可改变的趋势,科技的应用正在快速地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变,技术的推动让金融有了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回看国内,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也稳居全球领先水平,创新活跃度持续提升,市场参与主体日渐多元,科技应用范围广泛,这就需要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为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创新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其次,筑牢安全底线。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增加了金融、科技、市场之间的融合,让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更加趋同,容易加大风险传导速度,增加市场波动性和系统性风险。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框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也明确要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未来在鼓励创新的前提下,可持续净化金融科技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持续完善法律配套体系,建立完整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框架,护航行业行稳致远。未来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前提是数据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只有让数据可见、可信、安全,才能护航行业行稳致远。《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落地,我国形成了关于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数据获取与使用的安全合规性也引起更多关注。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也明确,要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未来,金融监管部门应持续完善法律配套体系,加强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框架。同时,持续完善数据使用标准、隐私保护、技术标准建设。
三是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指引金融科技形成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一方面,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提下,应该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政策指引,把金融科技放在“双循环”大战略下,指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更多应用到乡村振兴、消费升级、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时代背景中,让科技的发展更顺应消费者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指引,为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