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新闻 正文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资讯速览 | 2022年7-8月


​一、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7月13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主任鞠建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稳中求进,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鞠建东表示,一方面,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持续巩固。IMF今年3月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创新高,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另一方面,人民币跨境支付取得长足进展。2018年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此后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上线,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使用稳步增长。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进一步普及,也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出席“2022中期宏观峰会——稳增长与实现路径”

7月16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2022中期宏观峰会——稳增长与实现路径”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上半年国内外局势变化为背景,就下半年经济形势展望、宏观政策调整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稳增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与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鑫苑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张晓燕出席峰会并在“下半年资本市场走势展望”高峰论坛上发言。

张晓燕对下半年我国资本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第一,我国资本市场当前遇到三大挑战,分别是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全球性通胀。第二,为应对三大挑战,我国监管部门应在建设多层次市场、积极引入外资和完善社保养老金等方面积极布局。第三,未来资本市场三大亮点值得关注,分别是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以及不确定下的稳增长举措。

三、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出席“转型加速2022”——CFCA数字生态大会

7月28至2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主办的“转型加速2022”——CFCA数字生态大会在遵义举行。大会邀请百余家银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非银金融机构出席活动,就数字安全与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薛正华出席会议并围绕研究院与浦发银行共同研究的课题“金融数字化劳动力”发表主旨演讲。薛正华对数字化劳动力的概念、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等做了全面剖析,并就其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做了阐述。他认为,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物理世界、现实场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创造全新的虚拟数字场景,创建更多的生产、生活数字空间。他指出,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简化运营、降低成本、增强体验、创建新型工作模式、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创造新价值,而数字化劳动力是数字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实施者之一。

四、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出席2022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7月25日至30日,由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海南举办。作为第二届消博会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交通银行于7月26日举办了本届展会“开放与发展——共享自贸港发展机遇”的跨境金融论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IDC)主任鞠建东受邀出席并作“自贸港与资本账户开放”主题演讲。

鞠建东在演讲中从回顾与展望两条时间线,对海南超常规发展、资本账户开放、内地与海南的资本流动累进税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鞠建东于1988年首次提出海南经济超常规发展这一观点,指出了海南超常规发展的两个关键:第一,迅速形成海南和内地政策与运行机制的落差,最大限度吸纳外资和内地生产要素;第二,外资、内地生产要素和海南资源的有机结合。他认为资本账户开放是落实两个关键点的先决条件,34年之后的今天,资本账户开放仍需努力。

五、2021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8月6日,2021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办,大赛十强和单项奖获奖企业名单正式揭晓。颁奖典礼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晨阳主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正位发表致辞及主旨演讲。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普,中金公司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负责人、投资银行部金融组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陈宛,新网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李秀生,数库科技创始人沈鑫和高盈国际金融科技集团董事长吴超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表演讲。

王正位介绍道,“大赛自2018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近千个项目报名,深度服务500余个创业项目,对接了百余家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参赛企业类型覆盖金融科技众多细分领域,有不少企业已发展成为自身领域的佼佼者。”他指出,金融科技经过10年的发展,相关监管环境逐步得到完善,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前景。金融科技创业者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主动拥抱监管、拥抱数字经济,密切关注新的科技可能带来全新的金融业态。希望创业企业能利用金融科技服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张晓燕教授研究团队新书《机器学习与资产定价》出版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吴辉航、中信建投证券总部算法交易组高级经理魏行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教授合著的新书《机器学习与资产定价》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重磅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探讨如何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实证资产定价研究的作品。

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机器学习模型在股票收益率预测上相比于传统金融计量方法的优势,还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知识。从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出发,作者先后介绍了线性模型,决策树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等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于每一个模型,作者从优化函数到具体的参数选择都给出了全面的说明,并结合编程语言给出了每个模型调用参数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的学习和使用。

本书完整的说明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股票收益率预测的具体过程。首先梳理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背景。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和特征,详尽介绍了机器学习数据清洗过程和步骤。最后,作者给出了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实证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即使是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解决资产定价的很多中问题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此外,机器学习在资产定价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的案例分析聚焦于在股票预测收益率问题这个重要而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上,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实践,也等待着各位读者自行探索。

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夏广涛接受搜狐智库记者采访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最大水泥厂商超科集团,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购买了价值约1.72亿人民币的煤炭,本次交易是以人民币进行支付。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数字资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夏广涛对搜狐智库表示,印度和俄罗斯此次选择用人民币交易符合自己客观市场需求和理性选择,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验证和积极的信号,这代表着严格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在往前推进。

八、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发布《Global FinTech Funding Trends Report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2第一季度)》

7月5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发布《Global FinTech Funding Trends Report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2第一季度)》。2022年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事件总次数为774次,总金额为329亿美元。二月份投融资次数与金额最少,三月份投融资次数相比一月份有所增加,而金额相比一月份有所下降,与二月份环比分别增加35%、19%;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正趋于成熟,行业的早期创业仍然活跃。全球C轮及以后的投融资金额为104.84亿美元,占到总体的32%,而种子轮、A轮的投融资事件次数最多,为288次,占到总体的37%;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是2022年一季度投融资热门地区,美洲地区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可能更成熟;证券与资管、银行与借贷、支付是2022年一季度投融资最火热的领域,占到全行业投融资总额的75%;证券与资管是一季度金融科技发生超大投融资事件最为集中的细分领域,其次数占比为40.63%的过亿投融资事件,获得的投融资金额占比达36.03%。Citadel Securities是证券与资管领域公司,以11.5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贡献了一季度金融科技行业最大投融资事件;中美的证券与资管获融资项目均远多于其他领域,其次为银行与借贷、保险与保险科技。

九、“PBCSF金融科技最佳论文奖”在2022年美国西方金融协会年度会议颁发

7月7日,在美国西方金融协会(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召开的年度会议上,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冠名设立的“PBCSF金融科技最佳论文奖”(PBCSF Award For The Best Paper in Fintech),被授予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Jing Huang(黄京)撰写论文FinTech Expansion(《金融科技扩张》)。

论文研究区分了信贷市场上存在的两类贷款机构:依靠线上交易数据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依靠实物抵押品的传统银行业。论文分析了借款人的初始财富和潜在生产效率如何影响金融科技公司的信息获取、市场定位以及均衡利率和商业利润。尽管有灵活的定价策略和丰富的信息获取技术,但金融科技公司仍然设定了某个阈值来筛选目标借款人。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被银行业拒绝的贫穷借款人和被获取利润最多的富裕借款人, 这两种借款市场将是金融科技公司优先进入的市场。论文模型阐明了金融科技的扩张如何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用以识别不同群体特征的。

十、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发布《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的合作与分歧》研究报告

7月12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发布《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的合作与分歧》研究报告。在跨境审计问题上,各国监管秉持合作共赢态度,推动了等效认证、协议签署、展开联合检查等解决方案,企业享受到跨境融资带来的便利。拥有“全球金融中心”之称的美国资本市场,相继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企业上市融资,其中自然也不乏中国优秀企业的身影。然而,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问题经历了“发现问题-推动合作-产生分歧-出现僵局-后续洽谈”五个阶段,从合作走向分歧的过程中大量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关乎着中国企业的国际金融信用及国际商业形象。本报告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颁布为背景,并结合国际跨境监管参考案例,详细梳理了中概股赴美跨境上市历程及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十一、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发布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CIMV)

8月8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金融科技中心发布了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China Implied Volatility Index)。研究团队基于上证50ETF期权、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和沪深300指数期权的交易数据,依次计算了相应标的资产的隐含波动率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30天中国A股市场波动率的预期。中国A股隐含波动率指数不仅是反映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未来也有潜力成为投资者管控风险的有力工具。

十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发布《Global FinTech Funding Trends Report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2上半年)》

8月19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发布《Global FinTech Funding Trends Report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2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事件总次数为1447次,总金额为853亿美元。二月和六月份投融资次数与金额最少,四五六月份金额相比第一季度有所增加,而投融资次数有所下降;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正趋于成熟,行业的早期创业仍然活跃。全球C轮及以后的投融资金额为197.7亿美元,占到总体的23%,而种子轮、A轮的投融资事件次数最多,为593次,占到总体的41%;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是2022年上半年投融资热门地区,美洲地区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可能更成熟;证券与资管、银行与借贷、区块链是2022年上半年投融资最火热的领域,占到全行业投融资总额的77%;证券与资管是2022上半年金融科技发生超大投融资事件最为集中的细分领域,其次数占比为11.76%的过亿投融资事件,获得的投融资金额占比达98.24%。Upside是证券与资管领域公司,以15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贡献了上半年金融科技行业最大投融资事件;中美的证券与资管获融资项目均远多于其他领域,其次为区块链、银行与借贷。

十三、《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

近日,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

《白皮书》聚焦科技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结合国内行业与平安产险的实践探索以及国际经验,提出促进农险科技创新应用的建议。《白皮书》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下,我国农险将持续扩面、增品、提标,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以国际经验法测算,农险保费规模于2025年将超过1600亿元,2035年达到6000-10000亿元。同时,随着农险在产险业务中占比逐步提高,2025年将成为财产险公司第二大非车险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