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研究成果 专家观点 正文

张伟:构筑现代银行体系 贡献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赋予了商业银行新的使命担当。总体而言,商业银行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国有大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构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银行发展体系,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金融发展韧劲和稳定性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应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的持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我国银行业的金融供给能力也在持续提升,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重点夯实以下金融业务,以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商业银行不断扩充服务群体,增加金融服务的普适性。一方面,应通过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进行科技赋能,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尤其需要有效覆盖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全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既要发挥金融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作用,将更多资源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又要推动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创新发展文创金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文创金融,支持文创产业做大做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健全文创金融服务机制,建立起银行机构、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协同联动、覆盖文创企业全方位需求的文创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文创金融服务、产品、渠道等系统性创新,更大程度推动金融赋能区域文创产业。

做大做强绿色金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守护绿水青山。截至2022年末,六家国有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2.55万亿元,占据半壁江山,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最高已接近4万亿元。未来商业银行应继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有效整合传统信贷产品以及债券、股权等金融工具,打造全市场绿色金融生态。将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从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延伸,发展普惠性绿色信贷业务。同时,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优化全球金融服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坚持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开放政策持续深入,包括稳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门槛等。未来商业银行应继续着眼全球化发展,建立和优化全球服务体系,服务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倡议。同时,不断优化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全面参与全球金融竞争与合作,畅通内外循环渠道,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

商业银行应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通胀压力叠加银根趋紧,欧美银行业出现信心危机,我国经济有序恢复,但尚不稳固。为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业银行应将着力点放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和“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产业链联动。商业银行要与产业部门、贸易部门高效协同,使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应更加契合我国产业的升级发展需求,有效提高产业链竞争能力。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作用,为不同阶段的产业场景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连接产业和金融,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支持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在具备条件的供应链环节中应用数字科技,进行“数智化转型”,提高服务质效;另一方面,应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升级,构建更开放、智能的系统平台,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促进其在特定行业、特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商业银行应主动作为,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增加信贷供给,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应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提高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比如,支持房地产行业做好“保交楼、稳民生”的金融服务等。

消费投资有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压舱石,也是打通国内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助推器,也是激发内生动力和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商业银行应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养老金融,为拉动内循环贡献力量。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优化产品体系和服务流程,提高消费信贷服务水平,改善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个人养老金融业务,助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载体,构建养老金金融服务体系,帮助老百姓积累更多的“养老钱”。

商业银行应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是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涉及诸多方面,核心之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此,商业银行需要苦练内功,夯实自身科技实力,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可控。

近年来,商业银行从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等手段,数字化转型效果已逐步显现。比如,工商银行高度重视科技投入,2022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达262.24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3%,数字化业务占比高达98.9%,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然而,在我国4000多家银行中,大部分为中小银行,其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困难。一是资金实力不足,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小银行经营压力较大,难以投入大量资金。二是合作方风险防范压力大。中小银行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能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和试错成本,但合作方风险有可能间接传导至中小银行。三是人才储备不足。大部分中小银行在组织架构设计、员工晋升通道等方面尚未建立顶层架构,缺乏吸引和培育人才的土壤。

作为技术、数据与场景在金融中的融合应用,数字化转型将系统性地重塑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体制机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数据、制度和机制等多方面挑战。

数据的特殊属性带来资源配置的挑战。数据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属性,数据的非竞争性,使得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可能给金融活动中的隐私保护带来更多风险,由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金融消费者的数据被过度采集、非法共享和随意滥用的概率较大。数据的非排他性则使得数据的确权、定价和收益分配等成为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非排他性的数据应从国家层面对数据的流通、使用、定价等制定统一规则,按照公共物品来运行和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的数据,尽管具有排他性,但是如果能实现数据共享,向开放银行方向发展,打破信息孤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数据的效能将得到极大提升。

银行机构内部数据壁垒带来工作机制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要素为根本,对银行机构底层业务逻辑和经营理念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银行机构内部工作机制也迎来转变,比如,对信息技术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地位都发生变化。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银行机构内部需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在数据采集、传输、整合、应用等各环节加强数据治理。为获得数据以及管好、用好数据,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引入工具方法、制定制度规范、强化认责体系,促使数据真正转化成为生产要素带来价值。

商业银行应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困难点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存在“四大背离”现象。一是银行盈利能力与我国经济增速相背离。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在下降,但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修复回升。二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微观经济主体资信状况相背离。一方面,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整体保持良好,且稳中有降;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资信状况,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趋于恶化。三是银行资本充足程度与银行体系整体风险水平相背离。一方面,从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来看,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经营相当稳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我国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有所增加。四是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与资本市场估值相背离。当前,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性较强,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充裕,但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无论是从市净率,还是市盈率来看均偏低。

以上“四大背离”值得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尤其是我国银行股估值低的问题,经常引起市场的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银行股的估值体现了银行的真实不良资产状况,是对未来发展预期的真实反映,还有观点认为,我国银行的科技属性不高,导致估值难以提升。

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银行股估值问题,对于银行股,既要从上市公司角度去关注银行的财务指标、运营规律、成长性等问题,又要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层面关注银行的综合表现和社会价值。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估值主要是从资本市场角度关注银行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但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价值方面贡献巨大,尤其是国有大行,勇于担当,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20年,银行业减费让利3568亿元,较2019年增加40%,与降低利率、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相配合,完成了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也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收益回报。六大行2022年拟派发普通股现金股息总额超过4000亿元,比如,工商银行的现金分红就超过了1000亿元。同时,国有大行还是国家税收的贡献大户,比如,2022年,建设银行净利润为3232亿元,上交的税收为1359亿元。

未来,随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持续建设,将为银行带来基本面与资金面的支撑。根据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对于社会责任承担较多、就业贡献较大、有利于国计民生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业应给予更高价值评价。同时,围绕新发展格局,对ESG等领域的行业或企业也应给予更高的价值认可,ESG理念强调企业要注重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等内容,这也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因此,估值低、股息高的银行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尤其是“国资”背景深厚且经营稳健的银行,更有望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中实现估值重塑。

总的来说,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特色业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尤其是国有大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头雁”作用,展现了新担当。尽管有挑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机遇,应坚持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以增强金融服务供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立足点,构筑现代银行体系,贡献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