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新闻 正文

鞠建东、夏广涛合著论文获2020年度《国际金融研究》优秀论文奖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鞠建东、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夏广涛合作撰写的论文《三足鼎立: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近日荣获CSSCI来源期刊《国际金融研究》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封面页、目录页

《三足鼎立: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发表于《国际金融研究》2020年第3期。本文系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国际金融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大专项项目“妥善处置中美经贸摩擦风险研究”的资助。

 

论文摘录

2018年以来,国际社会的不稳定事件层出不穷,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美贸易争端、多边经贸机制改革等关键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国际经济结构和全球化趋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全球秩序和科技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战略性大调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两国开展了多轮经贸磋商,虽然双方已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放弃在贸易、科技、人才乃至金融等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行动表明: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绝非偶然的短期事件,而是守成大国精心策划的针对崛起大国的长期遏制战略,这必然会引起国际经济、政治及治理格局的深刻变化,也必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持续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两国股市下行压力陡增,股指先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在岸和离岸汇率多次突破7.0大关,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倒挂,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正在加速,其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未来国际金融格局的走势和国际货币新体系的形态也充满了新的变数。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本文尝试从基本形态、触发条件、作用机制和潜在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未来国际货币新体系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演变路径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短期来看,美元的主导地位得以延续,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突破;中期来看,美国面临债务违约的潜在难题,美元危机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风险不断上升;长期来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将最终形成。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依然是美元主导的霸权体系,除了欧元外,短期内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可以在外汇交易规模、官方外汇储备、全球支付、国际债券及国际贷款计价等领域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但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整个欧元区陷入了主权债务违约的泥潭之中,欧元正面临复杂的内部或外部冲击,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新的突破。短期内,在没有更好备选方案的情况下,美元仍然会占据主导货币的地位。

从美国债务风险的视角来看,美元在中期内存在巨大风险:美元危机的几率正随着美国不断加重的债务负担而逐渐增大。在极端条件下,美国国债的违约风险会摧毁二战以来的全球金融架构,导致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中期内,美国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隐患,美元危机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风险不断上升。

从货币地位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来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面临不断下降的长期趋势,欧元的地位伴随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的恢复而趋于稳定,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经济的全球重要性,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成长空间巨大。从长期来看,国际金融架构将与全球经济基本面的格局趋于一致,国际货币新体系的长期形态将会是美元、欧元、人民币共同支撑下的三足鼎立格局。